提及梁国修仙界的往昔荣光,老一辈修士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道兵战阵纵横天下的年代。

        据说在三百年前的鼎盛时期,梁国境内但凡有点名气的宗门,门下都豢养着成建制的道兵。

        那时的道兵培养,远没有修士修炼那般讲究根骨与悟性,反倒是以“秘法淬体、批量成型”为核心。

        凭借这般简单粗暴的培养模式,各大门派短则三月、长则半年,便能拉出一支数千人的道兵队伍。

        修士统帅道兵时,手持阵旗居中调度,道兵们则按照预设的方位排列,令行禁止间,宛如凡间精锐军队。

        更神奇的是,战阵能汇聚众多道兵的微弱力量,形成远超个体极限的力量。

        曾有记载,某宗门凭借近千位筑基修士,与数万练气期修士,竟硬生生围住了一位金丹期的散修,最终将其耗死在阵中。

        从这一点来说,战阵之法堪称修仙界势力对独行修士的“降维打击”,仅凭个人勇武,再难撼动宗门根基。

        可惜盛极而衰,随着梁国境内灵脉枯竭,修炼资源日渐匮乏,道兵战阵的辉煌也戛然而止。

        培养道兵的丹药成了稀缺之物,丹药价格甚至能抵得上普通修士半年的用度,维持战阵运转更需消耗大量灵气资源,某小门派曾为支撑一支千人道兵队伍,耗尽了宗门三代积累,最终还是因资源不足,道兵溃散、宗门覆灭。

        久而久之,修仙界形成了新的共识:道兵终究是外物,与其把资源浪费在这些“消耗品”上,不如集中起来培养门派弟子,或是供自家修士冲击更高境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