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还在僵持的伊朗危机,也是美国和苏联争夺中东最大的产油国,没有描述错,截止到一九四五年中东最大的产油国确实是伊朗。

        伊朗的石油产量超过中东其他地区之和。三十年来,英国通过运管着位于阿巴丹的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的英伊石油公司大肆开采伊朗的石油。

        至于法国,在中东的能源版图是说不上话的,只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有一些石油开采,但还是要看英国人的脸色。

        此时的伊朗危机,已经让美苏两国因为共同战胜德国所积累本不多的温情消耗殆尽,在美国的支持下,伊朗政府以尖锐的语气向安理会提出问题,要求立即撤出所有苏联军队。

        莫斯科试图推迟安理会会议至少到四月一日。被拒绝后,苏联代表离开了安理会会议。

        现在法国似乎第一次有了完全控制的石油产地,在东南亚可以和英国人享受到同样的待遇。

        这对于法国这个本土农业时代天选之子,工业时代几乎要啥没啥的国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科曼直接调集了一个宪兵连,协助克尔-麦吉公司的勘探队,这个宪兵连的任务是紧紧盯住美国人的小动作。

        他当然是不知道这个勘探队有美国的商业间谍,但不知道也没关系,有赖于科曼本人对美国的不信任,商业间谍是否存在都不重要。

        一旦要是克尔-麦吉公司的勘探队隐瞒石油开采,科曼就断定对方在撒谎。

        美国人的信誉,远没有科曼脑海中的记忆可靠,法国这边没什么动静,英国却不能忍受身上若有若无的目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