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做局双方胃口大得出奇。
在这个人均工资几百块的年代,翻动上千亿的资金,打出几十亿的胜负手,一朝定局天下震动。
当时妙姐就说,有这么一出,以后真正的大千都会跑去搞金融,原本的千门格局必定天翻地覆。
也因为这个,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股市的妙姐带着我在苏州多停了半年,细细研究了沪申股市这些年来的各种操作变化,以及金融借贷的玩法,包括在江苏红极一时同样轰动天下的新兴公司案。
而我准备借邵卫江做的,就是这段时间里研究学习的收获。
学技于身,不可能不用。
但这个招数用了,普通人就是邓斌的下场。
只有像邵卫江这样的人做了,才能有机会全身而退。
我对黄玄然其实也没说真话。
只是靠着承包权抵押拿到的贷款远远不够。
邵卫江哪知道我的想法,听我这么说,便喜滋滋地道:“厉害吧,我跟你透个底,这只是个开始,道趟出来了,以后赚头大着呢,这事你不懂,我懂。有人已经跟我讲过,只要我拿钱,就带着我发财。原先我没钱,想跟也跟不上,现在有钱了,哪能不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