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搞那么复杂,快速将此事推行下去,州学考过的人也算是实习官员,但如果没到临淄参与策试,那就只能做其它州的佐官。

        也就是不能回本州做官,也不能做正职官员。

        如果想做正官,那还是要去临淄参加稷下学宫的策试和面试。

        徐庶当然是故意的,这就是故意给了州里一个开后门徇私舞弊的方式,只有正职官被严格约束了实务能力。

        不过,州学祭酒是受策试成绩约束的。

        若是一年内州学无人能通过策试,或者将来每年各州通过策试的人中此州人数垫底,那么州学负责人就必须下课,重新招标。

        竞标者取三家,州学将由三个山长共同管理——就和现在的稷下学宫一样,蒙学、经学、实学分管,但实际上山长的核心意义在于,他们是州学主考官。

        竞标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明标出价,出钱出粮出人。

        办学嘛,很费钱粮的,修建学府也得有人干活,而且刘备和徐庶又不要这些钱粮——这就是用来办学的,也算是让豪强们自己买名声。

        而随后的州学竞标就很有意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