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们总是喜欢以私德去评估一个人的功过,以人的私德去评估其所代表的群体,基本不看实绩——这本来就是所有名门千年来不断维持的模式。

        尤其是大汉,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思维。

        私德有亏便是‘坏人’,坏人做的任何事都会被视为‘坏事’,坏人所代表的群体一定也不是好东西,坏人的敌人当然是‘好人’……

        ——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非黑即白的,没人在乎这个‘坏人’到底做了些什么事。

        想要抹黑一个人,或是想要抹黑一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这个人身上的污点,尤其是个人私德上的污点,然后广为传播。

        这种路数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而且……这甚至都不需要真实。

        哪怕本身没有私德污点,只要传得够广,人们照样会信以为真。

        司马迁写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太出名,大多数人都信,于是纣王荒淫的故事被万世唾骂,纣王所做的一切也全都被否定。

        纣王被定性成了无道昏君,他的敌人自然也就全都成了‘天命所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