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备考的是实务,且无需他人举荐,也不要名望,只要愿意参考就可以来试试,没有门槛。

        刘备知道,这种唯才是举的取士令,颁布后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一直以来的官员察举是基于“名望”和“德行”的,比如仁孝之名,这是名门最擅于包装也最好包装的东西。

        当任官的标准变成了实际工作……

        那可就真的完逑了。

        豪门出身的人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实务能力,关键是,论实务未必竞争得过那些寒士啊……

        这是在断豪门的根,断绝官位垄断,把士族和平民重新拉回了同一起跑线。

        以往数百年建立起来的名门、良家、庶户、罪徙等身份层级,在取士令下是一视同仁的。

        名门经学传家的优势也荡然无存,包装名气、清谈耍嘴皮子等能力,在面对全是实务的题目时完全不好使。

        反而是寒士、小吏、商贾、自耕农、盐工、漕工……等出身的年轻人,由于生活所迫,必须从小亲力亲为做实事,若是擅于思考,反而能在实务上有更深的见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