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只能做事,无法谋事。

        一旦谋事,就只会基于自身意愿去抉择——如果只基于自己的意愿,往往就只有一个选择。

        就像董太后或何进那样,明明有很多机会,但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眼前那个唯一的选项。

        哪怕是许多现代人,即便是站在上帝视角,也只会按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既不会换位思考,也不会考虑其它任何因素——甚至连时间地点环境等客观因素都不考虑,只考虑自身的意愿。

        这不是因为愚昧,而是因为私心。

        实际上,任何事都有很多种选择。

        但可选项的数量,取决于能站在多少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既要考虑自己,又要考虑敌人,还要考虑双方盟友,更要考虑其它所有看似无关的人和势力。

        有人能考虑到敌我两方,这得付出双倍脑力,也会多得到一种选择。

        有人能考虑到双方以及双方的盟友,这要付出四倍以上的脑力,能有这水平的已经足以做谋事之臣,得到的选项也会更多。

        如贾诩这样,能站在几乎所有不同立场考虑问题的人,那是凤毛麟角,要付出十倍以上的脑力,而可选的方案就会特别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