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氏一门两宗,相互之间不是也有不睦之处吗?”
太史慈伸手:“眼下你管氏何人主事?先把渡钱还我再说!”
管申尴尬的笑了笑:“族兄亥主事……子义随我去找族兄拿钱便是。”
……
管氏是齐国管仲后代,是正经的名门世家。
但管子后人到了汉武之后,却有了个劣势。
管子是诸子百家之一,其学术中有一部分被儒家吸收,比如礼义廉耻等道德教化理念,以及道法阴阳理念等,管子学派原本与主流儒学理念相差不大。
可是,自从天人感应之说成为主流之后,管子学派与儒学的差异就很大了。
管仲的学术是讲究兼容并蓄的,提倡道、礼、法三者并治,追求的是实效,其思想内核是黄老学说加法家学术,其中又包含了天文地理经济农业等科学知识——这就与大汉主流的天人感应有了冲突。
天人感应的核心论是“道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但管子的核心思想却是天地皆在变化,日月星辰乃至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行事之道也应该“无成执,无常形”。
其实董仲舒的理论本身也没说不变,只是为了稳固君权,将君与天绑在一起,提倡顺天而行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