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刘虞得了三百赵家青壮,赵霖会成为刘虞和刘备之间的桥梁以及和事佬。

        是否处置皇甫嵩其实并不重要,反正无论如何皇甫嵩都会倒台。

        可刘焉突然出来,把事情的性质升了级,这一下就把水搅浑了。

        毕竟所有人都会标榜“清名”的,就连太监都会这么做。

        刘焉说清名不可信,并提及到赵慈作乱和凉州叛乱的根源——事实上这根源一时半会是解决不掉的,可若是不解决,那这“清名”将来就真的不可信了。

        很多看上去像是小事的争议,其实都不是小事,私密会议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做很多随意的决定,但大朝会上每一个定论都会涉及到将来的引用——就像论文一样,会引用已有定论和案例来佐证自身的论点。

        每一个小定论,在大朝会上都是必争的。

        这就像之前争论刘备的官职性质一样。

        招安黑山那么大的事,只开了一场朝会就决定了,但区区甘陵都尉刘备的官职任用,这种看起来并不大的事,却足足争论了一个多月——对刘备的安排实际上代表着朝廷对边地功勋武人的态度,也代表着几个派系对兵权和话语权的争夺。

        这次的事,也是一样。

        刘焉出来搅浑水当然不是出于义愤——刘焉是江夏人,而且他出任宗正之前,也就是三年多以前,担任的就是南阳太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