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典的檄文传到雒阳后没几天,一份黄巾于召陵县击破汝南太守赵谦的报告传到了雒阳。
据称,汝南黄巾军起兵后,赵谦率军出击,却不幸被黄巾击败于召陵县。
随后赵谦且战且退,一路退到了陈国陈县。
赵谦手下属吏,包括议生袁秘、主簿陈端、功曹封观、门下督范仲礼、贼曹刘伟德、主记史丁子嗣、记室史张仲然七人力战至死,全部战死于前往陈县的路上。
赵谦仅以身免,便上书自己弹劾自己战败过失,并提请朝廷褒奖封赏下属之忠义。
按说这也是正常逻辑,虽说赵谦战败,但其部属忠心可嘉,表彰死难的下属也是应有之义。
只不过,这报告只字未提是汝南哪个黄巾这么厉害,也只字未提作战的具体情况,反正就是战败了,然后死人了,死得忠义,舍身挡刀那种……
此时正是刘宏刚刚下诏封郭典为汝阳侯,并让何进把郭典的家人迁到汝阳去的时候。
而汝阳县,就在召陵和陈县的正中间,距离两边都只有几十里。
如果赵谦是在召陵战败,要撤往陈县,那就必然会从汝阳经过,所谓的“前往陈县的路上”,其实就是汝阳地界。
而汝阳……整个县都是袁家土地,县里全都是袁家的族人、家臣、门客、仆役、佃农——真就一个外人都没有,而且随时能动员出上万青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