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人暗中举告,刘备就会和左沅的父亲一样,以‘蓄养私兵死士’入罪——刘备确实养了私兵,还养得很多,甲胄也很多。

        这其实不算栽赃,左沅的父亲落罪也不是栽赃,这是用死士恐吓与控制人的后续方式。

        刘虞和刘备两人其实都是被恐吓的对象,死士在刘备母亲家中动手是刻意安排的,刘备这个目标也是精挑细选,幕后指使者是不会亏本的。

        一旦刘备下狱,必然就会有人来问——愿不愿意投效某某长者!

        如果愿意投效,那就扣住刘备家人为质,收编刘备的私兵。

        如果不愿投效,那就至少是死罪,外带全家为奴,只要稍微用些手段,依然能接手刘备的私兵。

        用三个死士,换来五百精锐私兵,这买卖自然做得——即便一次失手,还可以有二次三次。

        刘备之前确实没有立刻意识到这个路数,也是听了左沅的身世之后,再联想袁家在历史上的操作方式,这才明白,袁家的死士其实是投入的成本。

        四世三公,天下之望,确实很会做买卖。

        当初灾年时囤粮不售,其实也是这个产业的一个环节,死士多半就是从灾民中寻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