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老师要回乡,学生学业未成,应该追随老师求学。

        但乐隐觉得刘备和简雍都是家有寡母的独子,是家中唯一的梁柱,让他们留在涿县尽孝。

        虽然不舍,但也只能一路护送乐隐回冀州安平。

        “玄德,其实吾德不昭,已无可教你,但你既求仁,那便托你个仁德之事。”

        离开前,乐隐单独拉过刘备嘱咐着:“你有同门名为牵招,与你同年,尚未及冠。其人家贫,如今为财货奔波耽误了学业,若是你有余力,不妨接济一二。”

        这是想让刘备有余钱的时候接济一下同门。

        其实哪怕乐隐不说,刘备也会做的,毕竟牵招的名头刘备还是知道的。

        这可是大将之才……

        刘备也知道,牵招今后大概率不会跟着自己混。

        如果没遇上乐隐这个老师,刘备可能更多的会考虑怎么为自己谋好处,那些不太容易追随自己的人,可能就不会花那么多心思。

        但现在,他觉得不该这么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