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这一层走,越深知道法的无边无际,又无前人经验,所有的一切都得由自己去悟道、去探索。
求道,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
灵韵取之天地、用之自身,不识日月星辰天地人间万千生灵,又如何求知求道?
因此师父一生曾三次下山游历,每次都花了二十年,直到最后一次捡到了陈拾安,继承了他的衣钵。
要说师父跟陈拾安有哪里最大的不同,其一就是天赋。
[呵呵,为师虽然证道不成,却也青出于蓝了。]
[怎么说?师父你比师公道行更高了?]
[那不是,为师不过是教了个比他徒弟厉害的徒弟]
[……]
其二嘛,大概就是师徒俩的心态不同。
陈拾安小小年纪就到了第六层,而师父则是花甲之年方才到达这一层,面对这一层的汪洋大海,年迈的老道和正值青春的徒儿,心态自然是不一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