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紧接着“马二进三”、“车一平二”,步伐流畅,正是标准的现代起手式。
赵昭明努力回忆这几日恶补的体系知识,应对尚算得体。棋至中局,局面复杂,对方突然祭出一路流行的弃兵变例,以求打破平衡!
此变例在《布局精要》中有提及,但变化繁复,赵昭明研习时日尚短,记忆不免模糊。危急关头,他骨子里的古谱素养本能复苏,下意识地走出一记古谱中用于应对急攻的巧妙迂回之着!
这着法精妙是精妙,却与当前流行的体系应对略有偏差,好似一段古典乐章突然插入了一段虽美却稍显突兀的华彩乐章。
对手显然一愣,思考时间明显延长。他显然没料到对方会脱离“谱着”,走出如此古老冷僻的应变。最终,他未能找到最佳应对,反而被赵昭明这手“复古奇招”搅乱了阵脚。
赵昭明抓住机会,凭借出色的中残局实力,逐步扩大优势,最终取胜。
赛后,对手苦笑摇头:“兄弟,你这棋……不按常理出牌啊!哪学来的怪招?”
赵昭明拱手:“惭愧,乃是古谱所载,班门弄斧了。”
对手肃然起敬:“古谱?厉害!现在很少有人这么下了。不过……”他顿了顿,诚恳道,“这招虽妙,但风险也大。若我刚才应对无误,你这局面可就难办了。还是现代体系更稳妥些。”
赵昭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一胜,虽甜,却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古谱基础的局限性——可出奇制胜,却难成大道根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