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诅咒的长期维系,需要稳定的‘能量源’和‘因果锚’。此咒选择施咒者自身为源,虽粗陋,却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代价是施咒者永受牵连。”

        “血脉诅咒的延续…关键在于诅咒道则与生命遗传信息(血脉密码)的部分融合…如同写入基因的缺陷…手段虽不高明,但思路…”

        “对‘力之大道’的压制…是利用了诅咒本身的‘断绝’‘封禁’属性,形成属性克制…若施咒者本身对‘力之大道’理解更深,效果会更强…可惜,此人显然不懂。”

        本尊独孤信的神魂在识海深处飞速推演、印证、吸收。

        这份“样本”的价值不在于其高度,而在于其提供了一个不同于“钉头七箭”的、活生生的诅咒实例。

        它像一面镜子,让独孤信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身对咒道的理解,尤其是关于诅咒的长期性、遗传性以及与大道的具体交互作用方面,补全了一些细节认知。

        最大的收获,并非咒道造诣的突飞猛进,对方的咒道水平确实有限,而是让本尊独孤信彻底警醒:

        “这浩瀚诸天,绝非仅我一人通晓咒道!更不能小觑了天下人!今日所见,虽粗浅,谁知道,其他地方没有将咒道推演至更高深境界的存在?”

        “甚至…那对夸娥氏下咒者,其背后是否代表着某个专精此道的恐怖传承?今后行事,需更加谨慎,对未知的诅咒手段,更要心存警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zgfqzy.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