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盒子也就一尺见方,通身铁制,外头覆了一层锦缎。锦缎已经腐朽不堪,看不出颜色,手指一碰即烂。盒子外壳锈迹斑斑,上头勉强可以分辨出“廖定之墓”四个字。
许愿把铁盒小心翼翼地捧出来,发现上头没挂锁,只用一根糟朽了的木销子卡住。把木销子拔开,打开盒子,里头是一堆灰白色的骨灰。
在骨灰当中,还可以分辨出有纸灰痕迹。这两者很容易分辨,骨灰颗粒较大,呈灰白色,纸灰发黑,更为细腻。
许愿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双手几乎抱不住盒子。他以为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灰飞烟灭了。与真相只有咫尺之遥,却倒在了最后一步上。
许愿沮丧地一屁股坐在草地上,胸中的郁闷简直要让人窒息。失魂落魄之下,右手一歪,盒子朝一侧倾去,许愿吓了一跳,惊起一身冷汗,连忙恢复平衡,廖定算是他许家的恩人,挖坟已经很过分了,可不能让他的骨灰都洒出去。
就这么来回一颠倒,拿着手电检查骨灰的许愿忽然看到,盒子里的灰烬之中,似乎多了样东西。急忙凑过去瞪大了眼睛,看到露出一角枯黄。他屏住呼吸,用随身带的镊子轻轻地夹住那一角,拈出一张小绢片来。
这绢片只有小婴儿手掌那么大,一直埋在盒子的最底下。它的形状很不规则,边缘发黑卷边,显然是火烧成的。
许愿小心翼翼地夹起纸片,对着手电看去。绢质老旧,但上头的痕迹仍旧可以分辨。这是一块小巧的暗红色印记,上头犹有双龙形迹,绢面还沾着几滴像是眼泪一样的痕迹。
没错,就是它!
就是那片自明代以来就失踪了的《清明上河图》残本余片,就是那片可以挽狂澜于既倒的关键证据。
许愿哈哈大笑,整个人倒在草地上,四肢伸展开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