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问过我从哪里得到的吗?我现在告诉你,那是我在五十年代的魔都买到的。当时我来魔都出差,在闸北区的一家文物商店谈事情的时候,正好目睹了一起收购。。。”
黄克武说着,脸上露出了追忆的表情,微眯着双眼,缓缓地说道:“卖东西的是个老头子,戴着玳瑁腿的小圆眼镜,穿一身黑马褂,一看就是经营古董的老掌柜。他带着两个大木盒子,一个后生拿扁担挑着。老掌柜抖着手,一件一件往柜台上搁。
老掌柜带来的货色不错,明中的斗彩瓷瓶,清代的铜炉玉佛,汉代的方印,秦代的瓦当,还有几幅书画,品类很杂,搁到市面上都能卖出好价钱。
负责收购的是个小青年,老掌柜搁得特别小心,小青年却不当回事,随手拿起来乱看。等到老掌柜摆完一箱,小青年拿着笔一点,说一件五块,一共二十件,那就是一百块钱。
老掌柜当时就急了,说同志你不能这样,文物哪能这么报价。小青年眼皮一翻,说我这规矩就是这样。
老掌柜展开一幅画,说这是孙克弘的《溪边对谈图》,从前要卖八十银元都不止,又拿起一块墨,说这是查士标亲笔题写的松墨,光这两样就得两百多银元。
小青年听得不耐烦了,拿手一挥:“那是旧社会,都是封建地主剥削劳动人民的血汗钱。现在可不兴这一套。一件四块,你要还啰唆,就三块一件了,你自己掂量着看。”
老掌柜气得要死,一跺脚,说我不卖了。小青年冷笑:“你不卖给文物商店还能卖哪儿去?我现在就打电话给其他商店,让他们就按这个价给。看看你的脚程快,还是我的电话快。”
老掌柜站在商店门口,放声大哭。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去把小青年痛骂一顿。当时文物商店的很多职员都是五脉的人,我站出来说话,这小青年立刻不敢吭声了。
最后老掌柜的两大木盒子文物,总算结了一个相对公道的价钱。老掌柜对我千恩万谢,从怀里摸出一个红丝绸包,里面藏着一枚铜钱。
我一看这铜钱,眼睛顿时瞪大了,认出来这是传说中的那枚缺角大齐通宝。老掌柜把铜钱放到我手里,说这东西是我们店的镇店之宝,一直秘藏至今。现在世道变了,留着也没用了,您是识货的人,知道它的价值,请你收下它,求你善待这些宝物,可别糟蹋了。说完以后,老掌柜让那后生搀扶着,晃晃悠悠离开了文物商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