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历史小说 > 冒姓琅琊 >
        勒罗罗心中亦有不平,不过想到父亲的那些话,也就释然许多了。更何况他知道,王扬虽然表面上把永宁部和汶阳部的颜面一同扫了,但其实只是做样子,内里还是为汶阳部着想的。就是从他话中也能品出一些意味来,比如所谓“慕义归化”,说的不就是汶阳部吗?那“叛扰不服”一句震慑的是谁,不是很明白吗?不过听了还是免不了有些不舒服。

        正当两君长一个恨难解,一个意不平的时候,王扬眉间的凛冽忽然化作霁月清风,声音也如月色洒落林隙,不仅先前那股迫人的威压紧逼感淡去不少,更增添了几分温和笑意,甚至给人一种循循善诱的闲谈意味,仿佛方才的疾言厉色只是为了开示道理而假意如此:

        “你看,如果这么算你们肯定不舒服,所以咱们谁也别说什么‘最早如何如何’的话。至于从前旧怨,那不光是你们有怨,我们也有怨啊!往上数九代,你们谁家没掠过汉地?谁家没杀过汉民?但你看我朝什么时候和你们翻旧账说要报仇了?”

        昂他觉得王扬强词夺理,反驳道:

        “九代那么远翻什么旧账?”

        王扬一副有些惊愕又极认真的表情:

        “怎么不能翻?《春秋》大九世之仇,《公羊传》言:‘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真要都揪着旧仇不放,那天下皆做衔恨之人,乾坤尽化喋血之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咱们与其在这儿翻那些算不清的旧账,不如说点实际的。”

        昂他不为所动:“实际的?实际的就是三山之地——”

        王扬一笑:

        “你们要三山之地,一来是削汶阳部之势,如果我所料不错,这是蚕食之计,你们即便得到三山之地,也会再找机会,重新启衅,继续以送锦缎换武宁部出兵相胁迫,直到汶阳部势蹙力竭,不能相抗,那时候你们倒是真不用给谁送锦缎了,直接出兵就好了。吞并汶阳部之后,下一个就是武宁部——”

        勒罗罗这才恍然大悟,只觉后颈发凉!难怪父亲说昂他“面浮夸而志不小”,他这是要一统荆州东北蛮区啊!可他既然有此志,为什么舍不得送那些锦缎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