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历史小说 > 冒姓琅琊 >
        如果说真要出兵和武宁蛮交战厮杀,那或许还要再斟酌一下,但现在这个局面,武宁蛮根本不敢抗拒,只用个“剑指”的名头便换得绸缎生意的干股,这个买卖实在划算!

        再说要称臣就拉着武宁一起,大家要降都降,谁也别笑话谁!

        何况东边深林里还藏着个宜都蛮,那群疯蛮最是仇|汉,他要是知道我们和汶阳蛮一起降了汉廷,说不定会搞出什么事来。兴许还会拉武宁蛮一起。

        那不如趁此机会,先逼武宁蛮入伙,剩下宜都蛮独木难支,就算发疯,也掀不起浪来。最好收了武宁蛮之后,让汉廷领头,四家一起出兵,清剿宜都蛮。把这个隐患除去,不然等商路开了之后他们再窜出来,容易影响生意。

        不过虽然这事儿为的是自己,但油水能捞还是要尽量捞。想到这儿,昂他兴奋之余,竟还生出几分庆幸来!也亏了有此机会先见汉使,若是晚了一步,说不定永宁部就成了第二个武宁蛮,甚至第二个宜都蛮!

        昂他大略已定,便把宜都蛮的事和王扬说了。王扬心里乐开了花,这人很上路啊!这事儿由他提,可比自己提好多了!

        王扬一敲折扇,赞道:

        “还是厚曾想得周到!那咱们老规矩,先理喻,问降战,降开蛮路,不降诛灭......”

        萧宝月心道:这厮图穷匕现,三部在手,连干股都不给了......

        昂他道:“这群蛮子走了邪路,又癫又犟,不图利,也不怕死,没法用理说。”

        王扬听萧宝月和孔长瑜介绍过宜都蛮的情况,听说他们汉化最深,连语言都是汉语,可偏偏最极端,抓了汉人不问缘由,直接押回去火祭,昂他说“走了邪路”,也算贴切。

        “这样,不管他们什么样儿,咱们该问还是问一声,毕竟上天有好生之德,咱们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也不能不给人家改过自新的机会嘛!你说是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