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罕先生,”黄玉卿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身上,语气依旧温和,“一路辛苦,先去驿馆歇息吧。晚上我让厨房备些朔北的酒菜,为你接风洗尘。”

        默罕勉强挤出笑容,躬身行礼,转身时,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知道,这顿接风宴,恐怕没那么容易应付。

        黄玉卿看着默罕的背影消失在驿馆方向,脸上的笑容瞬间淡去。她刚要转身回府,身后的亲卫忽然递来一张纸条:“夫人,暗卫传来的消息,周监理刚才去了靖王在朔北的暗线住处,把一张图纸交了出去。”

        “图纸?”黄玉卿接过纸条,上面写着暗卫的观察——周监理交出去的,正是他画的货栈布局图,还有标注着朔北粮食储备的明细。她指尖捏着纸条,指节微微发白,心里的疑团终于解开了——周监理不仅是少帝派来的监理,还是靖王的人!少帝的猜忌,靖王的觊觎,竟然通过周监理这一个人,拧成了一股针对朔北的暗流。

        “去将军府。”黄玉卿翻身上马,马鞭一扬,马儿嘶鸣着冲向城内。她必须尽快把这事告诉萧劲衍,还有箱子里的火器零件——罗刹国、靖王、周监理,这三方势力突然交织在一起,绝不是巧合,朔北恐怕要面临一场比雪灾更可怕的危机。

        将军府的书房里,萧劲衍正看着一份来自江南的密报。听到黄玉卿进来的声音,他抬起头,见她脸色凝重,忙起身迎上去:“怎么了?是不是商队那边出了问题?”

        黄玉卿把纸条放在案上,又说起箱子里的火器零件,还有默罕的异常。萧劲衍的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他拿起密报递给黄玉卿,声音带着几分冷意:“你看看这个——福伯从江南传来的消息,柳成安上个月和罗刹国的商人见过面,还送了一批‘药材’去北境,说是给牧民治病,其实里面混了不少火器的图纸。”

        黄玉卿接过密报,指尖划过“柳成安”三个字——那个当年收留刘医官、和靖王外祖家有旧交的前户部尚书,竟然也和罗刹国扯上了关系。老将军的中风案,靖王的觊觎,周监理的背叛,还有罗刹国的渗透,这些看似无关的线索,此刻像一张网,紧紧地缠在了一起,将朔北困在中央。

        “这么说,老将军当年中风,恐怕不只是柳成安一人所为,背后还有罗刹国的影子?”黄玉卿的声音有些发颤。她一直以为老将军的旧案只是京中勋贵的权力斗争,没想到竟然牵扯到了外敌,这背后的水,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稍微安定了些。他看着案上的纸条和密报,眉头紧锁:“现在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靖王和柳成安,还有罗刹国,已经暗中勾结在了一起。他们想要的,恐怕不只是朔北的财富,还有朔北的兵权——有了兵权,再加上罗刹国的火器,他们就能在北境掀起战乱,甚至威胁中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