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看看吧,镇安府送来的求援信。”眼看四人坐定,殷时也没有犹豫,直接将手里的信件率先递给了他的左副布政使。

        左手第一位的中年男子没有说话,拿起信件看了之后,眉头不由的一阵跳动,接着脸色铁青的将信件,传递给了下一位右副布政使,信件依此的传递着,直到最后,信件落在一脸络腮胡的都指挥使手上才停了下来。

        “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看众人都看完了信件,虽然一个个的眉头紧锁,但殷时作为老大,还是要听一听手下的几个副手的意见。

        “大人,朝廷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仅凭现在境内的四五万老弱兵力,可是挡不住云南十万大军的!”作为广西的军事负责人,广西都指挥使率先开口了。并且,他一开口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广西现在缺少兵力,即使想要抵抗,也还有心无力,更不用说救援境内各府,各司衙门了。

        “张指挥使,我广西到北京,八百里加急也要十天左右。从我们发出求援信到现在,也不到二十天左右时间。

        朝廷接到求援信,再调动兵力奔赴广西救援。

        这期间,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根本那不可能完成的。我等还是固守待援吧。”这时候,率先开口说话的人,是广西管理司法的按察使开口了。

        “刘大人,手里没兵,我们拿什么守城!”对于身边按察使的说法,张指挥使一脸的不耐,他并不是对同僚不耐烦,而是他手里真的没人,守城的建议,实在是有些难为人了。

        “只要坚守一个月,必然会有转机的。”刘按察使也是朱高炽在太子时期提拔起来的官员,所以他也没有投降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想凭借坚城固守待援。

        “没兵啊!”听刘按察使说要固收一个月,张指挥使就头疼,手里兵力不够,怎么守城啊,用命填也不够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