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爷爷和父亲的想法是对的。让瞻壑在外面闹腾,试一试那些所谓的措施,总比将大明搞大天翻地覆的好”宣德皇帝朱瞻基想到了十二论的内容,就又想到了十二论所需要的措施。在宣德皇帝朱瞻基看来,那十二论的措施之中有些措施实在太过于激进了,说不定会引起朝野动荡。

        而若是在异族实验,朱瞻基却是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所以,就事论事之下,朱瞻基还是支持堂弟在安南的一些动作的。

        “看来,还是要在关键时期给他一些支援的嘛。”不得不说,朱瞻基不愧是永乐皇帝和仁宗皇帝共同倾力培养的继承人,即使是刚才的一些事情引起了他内心的剧烈动荡,但是,在面对国家大事的时候,他还是能坚定的从全局考虑,进行妥善的处置的,并挑选出对朝廷最正确的选择!

        毕竟,在朱瞻基看来,有人在前面开拓,而他在后面摘桃子,岂不是很好的举措吗!?

        很快,宣德皇帝亲率大军在济南平定汉王和赵王的叛乱之后,就直接班师回朝了。并且回到朝廷后,宣德皇帝朱瞻基也只是将起兵引起动乱的汉王和赵王圈进在各自之前的王府,而未进行其他的大规模清算。

        甚至,就连跟随汉王和赵王起兵的将领们,宣德皇帝也都没有任何的秋后算账,甚至连他们的军职都未曾变动。一时间,朝野上下无不传唱宣德皇帝的仁慈与厚德。

        而且,就在朝廷大军班师回朝后没几天,就有一只庞大的船队,自天津卫海边出发,满载航行,浩浩荡荡的向着未知的方向而去。

        “二叔,朕给云南又送了一整个的船队过去,包括除了军队以外的工匠,火器,船员。

        朕是皇帝,救国之事,不仅仅是你汉王府的事情。

        不知二叔,可有什么话,要对朕说的?”北京城的汉王府里,宣德皇帝朱瞻基前来看望被圈禁的汉王爷,并给汉王爷带去了一个重磅消息。

        “呵呵,你这小崽子,倒是打的好算盘”汉王爷听了朱瞻基的话后,或许是被圈进后思绪变得敏锐起来,汉王爷立刻就明白了大侄子的想法,并躺在地上喝着酒,微微一扭头满脸嘲讽的回复道。

        “看来,二叔还要多读读书才行啊。”看着汉王爷一脸不屑的侧躺在地上,悠闲的喝着酒,那毫无敬畏之心的样子,宣德皇帝朱瞻基也是心里不满了起来。

        “明日起,朕会派遣学士,来为二叔讲经教学。”看着汉王爷那油盐不进的样子,宣德皇帝心情郁结之下,也是一挥衣袖,直接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