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言道:“操有一言,那董贼令张济率部驰援汜水关,虽说兵马更盛,然余者皆向西而逃,唯有张济部向东拒守,他岂能心服?此为我军之利,或可不战而取汜水关,再图追击!”

        袁绍点头道:“孟德所言极妙,可使一能言善辩者为使,入关见张济!不知何人愿往?”

        袁绍此言一出,帐内再次一片寂静,众人互相看看。开什么玩笑,汜水关内有数万西凉军,万一那张济对董卓忠心耿耿,入关后还未开口便被斩了呢?

        一时间,帐内气氛有些尴尬。

        刘珩食指一下一下轻扣在腿上,斥候说过,来汜水关的有贾诩。

        张济为人如何自己不清楚,但是对贾诩和张济那个侄子张绣却是非常了解。

        贾诩是出了名的苟,向来都是韬光养晦精于自保,不然怎么能先怂恿李傕等人攻长安,又否决了李傕等人要给他封侯的提议,后来还撺掇张绣投曹操,在曹操帐下又得到重用,最后支持曹丕称帝,位列三公,配享太庙。

        可谓是三国乱世的常青树,以他对局势的把握,估计早就看出了董卓的败势,跟着张济来汜水关肯定不是死拒诸侯联军的。

        如果能收服贾诩,再加上张绣这员猛将,自己在这乱世的资本便又多了一分!

        想到张绣,刘珩下意识地看了曹操一眼,又瞥了一眼身后的典韦,如果不是曹操的“建安风骨”,典韦估计也不会死,果然寡妇再美都不能碰啊!

        但是,张济究竟是何性情还不清楚,万一不等自己说话,直接给自己剁了怎么办?那也太冤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