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卫生大队’保留下来的原因,其实是想让他们一起播种、收割。”

        并没有急着反驳老村长的话,李伯阳只是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牙豚毕竟只有一只,而且还是从山神那里借来的。”

        “每年到了开春的时候,总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将牙豚的利用率最大化。”

        “如果咱们将‘卫生大队’改为‘生产大队’,不仅能够解决牙豚的使用率问题,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年轻力壮的青壮负责下地,经验丰富的老人负责传授经验,家中的妇女则负责送饭和带孩子……”

        “只要将村子里的大家都动员起来,分工合作……”

        “肯定比现在这种只照顾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做法要高效的多。”

        李伯阳的这种想法,有点类似于苏联的集体农庄和中国的人民公社。

        抛开历史的局限性来说,这无疑是在农耕文明时期将个体作用最大化的一种制度。

        “你想搞族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