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降兵尚未接受改造,对汉军的认同度不高,万一在吴军进攻的时候阵前倒戈,那汉军可就真完了。

        沈翊站在地图前绞尽脑汁的想了半夜也没想到全身而退的好办法,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必须马上做出决断。

        寅时左右沈翊终于下定决心壮士断腕弃卒保车,将降兵留在后方让陆逊夺去。

        既然陆大都督铁了心要咬他一口,那如他所愿就是了,放弃降兵保住汉军主力总比全军覆没强吧,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如此想着,沈翊提笔连写好几道命令,喊来斥候连夜给吴越送去,让吴越将降兵调到队伍最后,然后派兵死守离玉山最近的四五号缺口,尽量堵住三号缺口,二号缺口则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实在挡不住就放弃。

        目前汉军尚未撤到四号缺口,四号缺口等于是汉军的头,若是沦陷吴军就会冲进山中挡在汉军前头,将数万大军全部堵死在山中,那样的话汉军可就真要全军覆没了,所以四五号缺口必须守住,让汉军的头顺利返回。

        三号缺口则是汉军的腰,守的越久通过缺口的汉军就越多,保住的有生力量就越多。

        二号缺口则是汉军的尾巴,沈翊将降兵调到尾巴上,吴军杀进来的话首先遇到的就是降兵,其次才是汉军,这样虽会丢了降兵却能保住汉军不失。

        那么有人要问了,干嘛非要舍弃呢,四道缺口同时守住,让吴军进不了山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

        做人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真的全面死守让吴军敞开了进攻的话,鬼知道吴军最后会攻破哪道缺口,若攻破的是四号或者五号缺口就麻烦了。

        目前的吴军就相当于泛滥的洪水,入山缺口则相当于防洪的闸门,若强行围堵让洪水在闸内肆意冲击的话,谁也不敢保证最后被冲破的会是哪道闸门,或者是所有闸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