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打仗吗?”赵煦想了想,看向赵倜。

        杨戬也望向赵倜,这个时候恨不得跑去前面抱住对方大腿,求对方再为自己说句话,以后肝脑涂地,赴汤蹈火都行。

        赵倜道:“陛下,若为打仗,朝上何必派人过去?西军诸帅将哪个不是久经沙场,满腹韬略,随便拉出个副将,都要比杨都知强,陛下是要平衡内部,杜绝争功和后勤懈怠之事。”

        赵煦沉吟道:“这却也是,又非是去指挥打仗……”

        杨戬在侧方闻言,险些跑到前面给赵倜跪下,这番若能任为宣抚使,那便立刻在朝上和军中打出名号,已经算是入朝了。

        宣抚使虽然不是常置官职,战时临设,但层格极高,这可是大资历,且青唐陇右之战是什么?是开疆拓土,是要留名史书的。

        有了这层资历,以后再有什么差遣,必然还会委派,甚至说不得有一天就像李宪一样,外放边境统军为官了。

        众人这时面面相觑,都没有表示什么,若赵倜推荐一名朝臣,那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甚至私下勾连,赶快将消息送去西军中得知,却没想到推荐的是宫中宦官。

        新党之中几派,这下我得不到,你们也没得到,总之大家都得不到,反而不会有什么怨言,不但没有在心中对赵倜有想法,反倒觉得赵倜此举实在高明。

        赵倜这时冷眼观看,其实杨戬并非最好的宣抚使人选,杨戬这人并不懂军事,又十分贪心,可推荐旁人,到时难免再陷入派系之争,反而不如杨戬得力,众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这样,就叫朝外之人过去好了,赵煦也必然明白自己的用心。

        赵煦道:“杨戬,派你宣抚,不会打仗,能否不胡乱指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