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闻言点头,神情之间略微有些兴奋,道:“既然燕王觉得用人无误,那朕便放心了。”
这时众臣都看向赵倜,心中各种思索都有,赵煦此言分明极为信任对方,可见倚重,看重对方的想法。
赵煦接下道:“这乃朕亲政之后的第一次战事,务必得胜,收复青唐,开拓陇右,收青唐则掣肘西夏,取陇右则围困敌邦,不能有误。”
众臣闻言一起行礼:“陛下雄才大略,青唐之战,势必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平定夏贼指日可待。”
赵煦伸出双手压了压,道:“当年先皇之时,五路伐夏,最后功败垂成,朕不希望再蹈覆辙,倘若将来再与西夏开启那般大战,只能成功,不好失败,若是败了,大宋这些年积累的士气,民间的呼声,朝上的精神,可就要再度溃散了。”
众人闻听不语,五路伐夏失败之事,不但对大宋当时国力产生巨大的损耗,就是对神宗皇帝的身心也造成极大打击,甚至一度重病都上不了朝。
赵煦继续道:“五路伐夏失败原因许多,虽然最后处置了李宪、高遵裕、种谔、沈括、刘昌祚等人,但惨痛之处却不能不铭记于心。”
赵倜听到沈括的名字不由心中轻轻一叹,这个沈括就是写《梦溪笔谈》的沈括,时任鄜延路主帅经略安抚使。
沈括在五路伐夏永乐城之战中,主张行事有些谬误与差错,过后也受到处罚追究,影响了后来的仕途,不然是有望能够再进一步的,其人已于今年春季病死在任上了。
赵煦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虽然青唐陇右远不可比拟西夏,但朕也不希望军中又次出现争功之事,各自为令,也不想看见互援与后勤补给再出现大问题。”
众人不觉神色难看,大宋军中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吃空饷,也不是什么将帅不和,而是争功,战事未曾结束,便开始抢功,下面的副将偏将也好,上面的统帅副统帅也罢,全都争夺功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