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拾完毕后,那争吵之声还在,且越来越大。

        走去堂中一看,却是杨戬正和一个身穿官袍,容貌清矍,留一抹薄须的男子在争论不停。

        两人看他进来急忙行礼,清矍男子道:“下官黄裳,见过燕王千岁。”

        赵倜上下打量黄裳,神宗元丰八年举进士第一,擅诗词,笃信道家,号演山先生。

        十八年后,主持编撰大宋第三部道藏,万寿道藏,又名道经。

        黄裳见赵倜目光有异,思忖道:“燕王千岁,适才杨都知与下官说战功之事,下官言讲不要战功,百姓安乐便好,杨都知说下官讥讽于他,下官不解,方才辩争起来。”

        “你,好你个黄冕仲,还说自己不是恶人,此刻不就是恶人先告状吗!”杨戬闻言气道。

        黄裳摇头:“治下出现贼寇,是下官治理不利,剿灭乃是本分,本就无功可言,要来何益?都给杨都知便是。”

        杨戬指着黄裳道:“殿下看看,这是何等虎狼之词,说都给卑奴,卑奴揽那些战功就是陛下看了也不会相信,还说不恶,分明是诡谲心思,给卑奴使绊子呢。”

        赵倜道:“不用争吵,如实上奏即可,功劳多少计算便知。”

        黄裳道:“下官尊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