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国有正嗣
经历了刘贤真这件事后,赵孝骞与章惇的关系已经缓和很多了。
当然,主要原因是当初二人的争斗,其实并未涉及利益,赵孝骞与章惇当初差点直接撕破脸的两次争斗,都是为了苏家兄弟。
章惇是为了除旧党,而赵孝骞,是为了私人情义,两人争斗的出发点与金钱权力并无关系,所以点到即止,双方都很克制。
这也为日后的关系缓和打下了铺垫,既然不是直接的利益之争,想想也就一笑而过了,若是赵孝骞要跟章惇争权,或是直接站在旧党阵营,两人根本不可能缓和,只能不死不休。
老祖宗常说“做人留一线”,这句话大约是老祖宗们历经数千年阅历提炼出来的金玉良言。
而章惇对赵孝骞的印象向来不错,这也是当初争斗时,下手没有太狠辣的原因之一,以章惇的宰相身份和满朝的新党势力,如果真要跟赵孝骞死磕,赵孝骞不死也会脱层皮。
不过章惇与赵孝骞相识日久,大约了解了赵孝骞这个人的性格,最令他放心的一点就是,赵孝骞对朝政其实并无兴趣,也根本没有任何对权力的野心。
什么新党旧党,什么争权夺利,他完全不参与,不管封了任何官职爵位,他仍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
偏偏这个人又极有本事,说是国朝砥柱也不为过,大宋因他而扭转了百年屈辱的局势,逼得辽国从此不敢南下,军事上的胜利往往会延伸到政治,章惇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这样的人,若为友,合则利,若为敌,两败俱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