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骞入狱的当天晚上,州桥第一楼香喷喷热腾腾的灌汤包八百里加急送进了大理寺监牢。
与此同时,州桥到东西城角楼的汴京大大小小的勾栏瓦舍里,数十名说书先生拍下了醒木,开始说新故事。
不得不说,说书先生们这一次紧抓时事热点,赵孝骞白天刚入狱,晚上便成了说书先生们嘴里的故事主角。
“……话说绍圣二年,河间郡王奉旨戍边,于真定府和拒马河两败辽军,诸位可听清了,‘两败辽军’!大宋立国百年,我王师何曾如此扬眉吐气过?诸位可当浮一大白乎?”
“要说这位河间郡王是谁?此人何来如此大的能耐?且听某细细道来,河间郡王姓赵,名讳上孝下骞,是当今官家的宗亲兄弟,也是楚王殿下的独子。”
“这位郡王殿下出生便不凡,传闻降生之时,满室灵芝飘香,天象隐见虎豹之形,久旱之地,遂降甘霖,当是时也,谓为京师奇观……”
说书先生讲得口沫横溅,越说越入戏。
不愧是吃这碗饭的行家,所谓出生异象,灵芝飘香什么的鬼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居然如同亲眼所见,诚挚得让人不忍生疑。
神奇的是,如此玄幻的扯淡,在座的听客居然都信了,没办法,古代人就吃这一套,他们印象里的不凡之人,出生时是一定要有异象的,这是大人物的标配,没有异象说明不够档次,更没有看点。
说书先生们胡说八道多年,自然是懂观众的爽点的,于是不负众望,果断给赵孝骞加持了异象。
异象说完,进入正题,说书先生们按照张小乙给的故事情节,开始添油加醋,极尽夸张地说起河间郡王两败辽军的经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