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宰相,章惇的长处在于内政,对军事倒是不甚了了,而且眼下朝堂新旧两党仍在激烈争斗,章惇更笃信“攘外必先安内”的观点,他目前的重心是放在如何弄死所有旧党上面。
军事方面,如果宋军在前线打得不争气,或许章惇不得不干预一下,认真选调将领,厉兵秣马什么的。
可偏偏前线的赵孝骞和龙卫营太争气,不到半年两败辽军,而且还把大宋的国界推进了四百多里,章惇还能说什么?
除了无脑夸赵孝骞,他还能说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孝骞其实无形中也帮了章惇。
正是由于前线的屡战屡胜,章惇才免于后顾之忧,他才能够在汴京大展手脚,专心致志投身弄死旧党的伟大事业中,同时宋军大胜,无形中也助长了章惇这位宰相在朝中的威望。
毕竟功臣无论干出多大的功绩,一切都是官家与宰相的英明领导,大宋国势强盛,越说明章惇这位宰相的正确性与合理合法性。
所以在面对辽国是战是和的问题时,章惇的态度其实并不是那么强势。
眼下既然官家的语气明显偏袒赞同楚王,章惇也觉得二人的话确实有道理。
章惇也不想因为这件事与官家闹得不愉快,万一逼急了,官家索性召回赵孝骞,对章惇来一句“你行你上”,那么章惇可就坐蜡了,他很清楚自己不行,也不能上。
边疆的事,就该交给边疆的人去办,战也好,和也好,赵孝骞做主也无妨,总之不要打扰老夫在汴京弄死旧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