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两名辽军终于反应过来,顿时暴怒,抄刀便朝苏轼的脑袋劈了下去。

        苏轼这时也没了刚才的剑侠风范,见刀光临头,也不知如何闪避,只好下意识地蹲身,迅速朝外打了个滚儿。

        还没站起身,辽军的刀光又如影随形而至,苏轼只好再次打了个滚儿,此时的他表现得无比狼狈。

        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头儿,又是毫无战场经验的文人弱骨,怎能与身强力壮的年轻辽军相敌?

        苏轼以偷袭的方式赚了两名辽军的性命,已然是占了大便宜,现在剩下的两名辽军反应过来,苏轼可就不好过了。

        一边狼狈躲闪打滚,一边下意识胡乱挥剑,招式毫无章法,但苏轼此刻却灵台清明。

        今日或许葬身于此,但他觉得很痛快。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大丈夫当如是。

        当最后一抹刀光鬼魅般朝他的脖颈席卷而来时,苏轼终于放弃了抵抗。

        他已尽力,他已无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