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营救苏苏

        抛开萧兀纳的间谍身份,仅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说,他也觉得不应该杀苏轼。

        苏轼是宋国赫赫有名的文人,在文坛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门生故交拥趸遍布天下,辽国若杀了苏轼,后果或许比耶律洪基想象的更严重。

        再说宋辽之战里,辽国本就处于劣势,两战两败的事实已说明,如今的辽国已是江河日下,不复往日强盛了,这样的情势下若还把宋使杀了,两国可真就成了死敌,不死不休的那种。

        因个人情绪而泄愤杀人,对帝王来说是非常不理智的。

        萧兀纳的建议很中肯,这番话他确实是站在辽国的立场上说的。

        可惜此时的耶律洪基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对萧兀纳的建议很不以为然。

        “不杀宋使,我大辽与宋国难道就有转圜的余地了?他们如今已占了我大辽四百余里的土地,还在拒马河休整兵马,不知何时又将发兵北上,朕若放宋使离去,赵孝骞会撤兵把土地还给朕吗?”

        萧兀纳见耶律洪基似乎铁了心要杀人,不由再次劝道:“陛下或许不知,赵孝骞与宋使苏轼的私交甚佳,可谓知己,今日苏轼若死在上京,就不知赵孝骞是什么反应了。”

        耶律洪基眯起了眼:“赵孝骞与苏轼私交甚佳?”

        萧兀纳微笑道:“赵孝骞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此人不仅能造火器,会领兵征战,他所作的诗词不输苏轼,宋人送其雅号曰‘赵半阙’,他与苏轼惺惺相惜,结为知交好友,在宋国东京谓为佳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