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视一笑。

        尽管知道未来的路途上仍旧充满了凶险,可他们此刻已拥有了自由。

        …………

        辽宫。

        耶律洪基正大发雷霆,面前跪着的耶律斡特剌和萧兀纳垂头不语。

        苏轼被找到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辽宫,结果正如甄庆所料,耶律洪基并不打算痛快放苏轼离去。

        苏轼在上京煽动谋反,蛊惑人心,犯了帝王的大忌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耶律洪基下旨杀苏轼,结果苏轼没死,反而大摇大摆地出现,并且安然无恙地离开上京,这对帝王的威信无疑是严重的折损和挑衅,耶律洪基称帝多年,从未如此窝囊过。

        苏轼这样的人若不死,耶律洪基这个皇帝将来有什么脸面统率辽国文武,如果服天下人心?

        纵是宋使身份敏感,不宜公然杀之,耶律洪基也打算将苏轼囚禁起来,如同汉朝的苏武一样关押多年,只要不杀使就不算坏规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