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扫一眼,赵孝骞突然坐直了身子,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凛然。
良久。
“这老家伙……”赵孝骞恨恨地咬牙,脸上却不见怒容,反而一片敬意。
苏轼的信里,开篇便是对赵孝骞的一通夸赞,对他的人品潦草一笔带过,但对赵孝骞率部全歼五万辽军的大胜,却是大书特书。
苏轼大赞赵孝骞扬大宋国威,提振天下浩然正气,大宋积弱耻辱的过往,赵孝骞及麾下将士以鲜血和敌人的首级抹平,屈辱的历史已洗刷云云。
接着苏轼又说了不能归来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自大宋立国以来,国无舍生忘死之士,故而一再羸弱妥协,如今宋军振奋,大败辽军,正是大宋文武官员士子奋起之时。
苏轼世代皆受国恩,焉能不报。
遂愿留在上京,重振汉使之风,以安国少季,傅介子等为效,报大宋官家之国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zgfqzy.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