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压抑着激动的情绪,默默地回了大营,但今日赵郡公祭奠战死英灵的一幕,却深深地刻在所有人的脑海里。
有一股莫名的情绪在将士们心中蔓延,他们突然觉得,当兵打仗的目的不一定非要为了钱财,或许也可以追求一下别的东西。
将士们大多是文盲,不懂“舍生取义”的含义,但他们的心中却不知不觉悄然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懵懵懂懂的萌芽。
或许连赵孝骞自己都没料到,不过是一次很寻常的祭奠英灵的仪式,却再一次令三军将士归心。
龙卫营的大营是新建的,歼灭辽军后,以赵孝骞的性格,当然不会那么忠厚老实地退回国境以内,老子打赢了,占下的土地就是老子的,凭啥退回去?
大营所驻之地,距离原来的国境线足足往东北方向推进了五十里。
选在此地扎营,赵孝骞当然是有目的的。
这里不仅是开阔的平原,适宜军事上的攻守,也适宜火器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这里更接近辽国的飞狐兵马司。
一旦辽国下次又有兵马异动,赵孝骞的第一目标就是飞狐兵马司。
两国间所谓的“攻守易形”,不是口头上随便一个说法,而是真正要表现在军队攻防的局势改变上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