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之下,赵孝骞只好仍留在大营里,但派出去了上百名斥候,严密监视大营外的四面八方。
斥候派出去后,赵孝骞终于安心了。
他就是不一样的烟火,前方打了败仗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的安全,不管发生任何意外,领导先逃。
留守大营的赵孝骞心情放松之后,开始琢磨熊掌的做法。
熊掌去皮,重要的是去腥,这年头没高度白酒,只能用黄酒和盐腌制,足足放了两天,期间不停地换黄酒,换盐,确定熊掌的腥味差不多去除后,才动手烹煮。
这时候赵孝骞情不自禁地怀念苏轼了,这等高级食材,要与志同道合者同食才叫酣畅。
想到苏轼,赵孝骞不由一愣,算算日子,苏轼出使辽国好几个月了,却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当然,作为使臣,每隔数日苏轼是必然要给汴京送奏疏的,不过奏疏不可能经赵孝骞的手,如今他也不知道苏轼在辽国是个什么情况。
回头得让皇城司的甄庆顺便打听一下,赵孝骞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苏轼的人生,但若因为他的改变而害得苏轼被辽人弄死,罪过可就大了。
怀念故交,心生惆怅,赵孝骞决定……熊掌只吃一只,还剩下一只腌制后晾干,等与苏轼重逢后一同食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