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之败,雍熙北伐之败,君子馆之败。

        太宗亲自参与指挥的三场大败仗,打得大宋服服帖帖,那位著名的杨家老令公,也是战死在雍熙北伐这场战役中。

        后来真宗时期的澶渊之盟,更是彻底将大宋的脊梁打断,从此大宋再不敢言兵,对辽国一味妥协忍让,要啥给啥。

        渐渐地,大宋君臣对辽国已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概念,那就是“辽人不可敌”。

        进取?统一?

        不,大宋只想苟安。

        苟安的念头不是南宋才有的,是澶渊之盟以后便有了,一个国家的君臣上下皆已失了进取之心,哪怕割据政权都保不住多久,北宋变成南宋是历史必然。

        所以赵孝骞如今造出了燧发枪和火药,赵煦的问题竟然是“可否保辽骑不犯”。

        听听这话……

        明明手握杀人利器,却习惯性双手抱头蹲下。

        脊梁断了,勇气没了,给他一颗核弹都没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