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汴京城,对这位楚王世子的传闻极少,赵孝骞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大约还是他满月那天。
传说中的楚王世子不善言辞,孤僻内向,不喜生人,存在感之弱,用透明来形容绝不夸张。
十八年未尝一鸣,没想到一鸣惊人。
官家废旧复新自有他的考量,最让人震惊的是,赵孝骞是如何提前猜到了官家的心思,果断地怂恿他爹上了第一道拥护新法的奏疏?
难以理解的疑问太多,这些问题大多不会有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如今的汴京朝臣们看楚王父子的目光,与当年截然不同了。
…………
汴京城的传闻,楚王府自然也听说了。
赵孝骞对此毫无表示,传闻是从宫里流出来的,他知道这应该是官家故意为之。
至于赵煦为何要将他这个少年郎推到幕前,想必还是跟新旧之争脱不了干系。
为新法造势也好,转移旧党势力的注意力也好,总之,如今的赵孝骞没有实力,就心甘情愿当好自己的棋子。
棋子有棋子的觉悟,别说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之类热血又中二的屁话,有本事你去官家面前吼这一句试试,看看下场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