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以为楚王在作死,明里暗里嘲讽痛骂时,谁能想到,楚王居然是笑到最后的人。
这道奏疏,不知给楚王积攒了多么丰厚的政治资本。
不夸张的说,楚王逆流而进的这道奏疏,让他成为了新党的领军人物,与曾布章惇齐名。
随着两道圣旨颁出,汴京城内旧党势力人人自危,众臣纷纷为旧法为自己的前程而奔走。
许多顽固的旧党老臣倚老卖老,索性跑到皇宫前静坐,抗议官家倒行逆施,陷天下苍生于水火。
楚王府也没放过,这個节骨眼上,官家大抵是不愿见旧党老臣的,于是许多旧党老臣跑到楚王府前静坐,指着楚王府的牌匾骂街痛诉。
当然,更多的是识时务者。
从旧党势力转变为新党势力,需要什么条件?
很简单,上一道奏疏,表明自己决定摒弃旧党,拥护新党,俗称“见风转舵”。
从古至今,这类人在朝堂上是最多的,几乎占了大多数。
个人的前程,往往是大于遥不可及的理想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