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僚,你我曾有共事之谊,也算是故人情分,今夜之后,谁若愿意跟我一同赴辽国为官者,我可与同行矣,到了辽国,无非是对辽人低眉顺目而已,富贵荣华照旧。”

        “诸位,谁愿与我同往?”

        话音落,提举使周禳却站起来,面色苍白但仍摇头道:“刘判官,恕我不敢苟同,我纵罪恶滔天,但我也是大宋的犯官,受大宋的王法惩处,我无怨言,但……我不能投辽国。”

        “真的,我若投敌,死后连祖宗祠堂都不能容我,会将我除名的,抱歉,我这就去赵孝骞面前自承其罪,任杀任剐。”

        说着周禳身躯颤抖着朝堂外走去,每一步都迈得缓慢,步履间都能看出他的恐惧,可他仍一步步向前走,没有迟疑。

        堂内众人眼神复杂地看着周禳,心情五味杂陈。

        大家都是大宋的犯官,都是罪不容赦的罪人,我们在民间不知造了多少孽,这个时候你装什么伟大?

        可是,周禳迈出的每一步,却仿佛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沉闷轰响,如惊雷。

        家国情怀,列祖列宗,大约是周禳的最后一道底线了吧。

        终究还是有一丝廉耻心,罪大恶极也罢,身败名裂也罢,最后这道底线无论如何也越不过去。

        大宋读书人的风骨,竟然在一个作恶多端的犯官身上体现出来,也不知该敬佩还是该惋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