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谋而后动

        情况有点严重,但问题不大,赵孝骞自信能够解决。

        虽说理解李清臣的处境,但赵孝骞无疑还是有点失望的。

        上任两年,除了上疏,李清臣便只是妥协,易地而处,赵孝骞如果是真定知府,且在朝中没背景没后台,要清除这批毒瘤,其实还有别的办法。

        但李清臣的选择却是最消极的一种。

        言路被堵,他选择了自保。

        趋吉避凶之心,人皆有之,可以理解。

        张载的那句“为生民立命”终究只是读书人的一种理想,华夏数千年历史里,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

        横渠四句,最终成了读书人标榜自己的口号。

        李清臣,也是读书人。

        读书人的怯懦与局限,千古以来已成了这类群体的一种注定的宿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