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地方官员很繁杂,而且职权交替。自知府以下,不仅有掌握实权的判官,推官,也有河北西路的转运使,提举使等等,还有一大批没有实权,但有官衔的所谓“寄禄官”。
真定府常驻边军,大营就位于真定府城之外的西郊,边军数量大约在五万左右,其中一万左右是汴京调来的中央禁军,其余的四万人,大多是地方厢军。
当然,府城之外的各庄各堡各寨的团练乡军,并不在官府的编制之内,属于民间抵抗团体,也就是所谓的“民兵”,由各地自行招募,但团练使必须由朝廷委派。
比如苏轼,他就当过黄州团练使,为当地训练民兵。
至于乡军的真实战斗力……就别提了。
如果对外作战,仗打到要依靠乡军的时候,情势基本已到了绝境,主帅要么准备提桶跑路,要么仗义死节准备抹脖子,没人指望乡军能扭转战场局势。
真定府的武将不少,一万禁军由一名厢都指挥使统领,其余的四万厢军则由两名厢都指挥使统领,麾下统领十六名军都指挥使。
今日初见,赵孝骞一眼便看出中央禁军与地方厢军武将的不同之处。
禁军的厢都指挥使名叫张岚,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身上披戴的鱼鳞铠甲明光锃亮,一副英武威风的样子。
而两名厢军的厢都指挥使,则只是披戴皮甲,头戴翅盔。皮甲已老旧,隐可见皮甲上的刀痕,二人显得有些憔悴,就算与赵孝骞见礼,二人也是一副强挤出笑脸的模样,笑起来比哭还难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