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也算是大宋的一位名臣,能力颇为出众,按真实历史轨迹发展,将来李清臣最高能做到门下侍郎。
而且他也是朝堂上少有的既非新党,也非旧党的朝臣之一。
两边都拉拢,可李清臣就是不站队,他的政治主张也很中庸,他认为新法旧法都有弊端,最适合大宋的新政,是将新法和旧法融合,去糟存精,以利天下。
李清臣的主张,与赵孝骞的政见不谋而合。
所以赵孝骞见面就对他如此客气,除了官场上的礼节之外,更是敬重他的人品。
李清臣看向赵孝骞的眼神也充满了好奇。
他是绍圣元年正月便赴任真定知府,那时的赵孝骞还默默无名,后来李清臣听说汴京出了一位神奇的少年英雄,种种事迹传到真定府,越传越邪乎,李清臣都不由自主开始怀疑传说的真实性了。
直到后来,宋夏之战结束,朝廷的邸报传到真定府,上面列举赵孝骞在宋夏之战中的种种功绩,有了官方认证,李清臣才不得不相信,大宋果然有如此神奇的少年英雄。
今日此刻,乍见赵孝骞,李清臣平静的表情下,其实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这个时代真正有风骨的文人,很难想象他们对大宋积弱的耻辱是多么的怒其不争,大宋立国百年,处处受制,处处兵败,被外敌各种威胁挟制,占尽了便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