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摇头道:“倒也不是作罢,而是以外交方式解决,臣以为当遣使入辽国上京,质问辽骑袭边的意图,是否有撕毁澶渊之盟的打算,若否,此事作罢,若是,大宋厉兵秣马,准备与辽国开战。”

        此言一出,在座的除了赵孝骞,众人皆点头。

        曾布的法子其实算是很稳妥,也很理智了。

        如果拿到朝会上说,或许绝大部分的朝臣都会同意这个谏议。

        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大宋从君臣到百姓,都很重视澶渊之盟。

        他们希望澶渊之盟能够世世代代遵守维系下去,这种三分天下的形势,对大宋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后人皆谓澶渊之盟对大宋来说是丧权辱国,历史课本里提到每年的岁币就气得牙痒痒,但如今的现实是,大宋的朝臣和百姓其实并不反感每年的岁币。

        在他们的价值观里,朝廷每年花费五十万两银子和丝帛,来换取大宋一整年的和平,这笔买卖真的很划算。

        相比大宋每年岁入上亿的国库收入,区区五十万两算得什么呢?更何况大宋的文人为了挽尊,将“岁币”改成“岁赐”。

        于是,和平有了,尊严也有了,尽管是关上门自嗨,但和平是实实在在得到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