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天已转凉,眼看入冬了,儿子给您准备了冬衣,家里囤下了半年之用的小米面粉肉干,还给您留下了银钱,也嘱托了州桥的兄弟照顾您……”

        “儿子此去,少则三月,多则半年,孩儿不在您身边,伏请母亲保重身体,待儿归来膝前尽孝。”

        瞎眼的老娘泪如雨下,摸索着上前扶起了张小乙,哽咽道:“儿啊,你要做的事,娘不拦着你,只有一件事,定要保重自己,不可涉险,千万惜身,你若有个好歹,娘是活不了的。”

        张小乙眼眶泛泪,沉声道:“郡侯对孩儿有大恩,他还将我当朋友,今日郡侯奉旨出征,孩儿想为郡侯出一份力,知恩不报是小人,大丈夫有所必为,这是您教孩儿的。”

        老娘含泪点头,道:“好,咱们虽穷苦,却堂堂正正做人,俯仰不愧天地,安心做你的事吧,娘这里不必牵挂。”

        张小乙后退两步,再次跪下,恭敬叩首,起身深深看了母亲一眼,转身决然离去。

        …………

        大军开拔出营,旌旗蔽日,号角连绵,队伍浩荡不见首尾。

        汴京城外,西面的官道上,无数百姓清早出城,安静地等候在路边,看着出征的禁军从身前经过。

        直到百姓们发现队伍中间有一面硕大的旗帜,上面绣着“钦命安乐郡侯,环庆路经略安抚副使赵”字样,百姓们顿时认出这面旗帜下的骑马少年,正是楚王世子赵孝骞。

        于是百姓们纷纷避让路旁,朝赵孝骞躬身行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