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掌握了节奏,谁就是战争最后的赢家。

        这就是赵孝骞这条阳谋的厉害之处。

        现在最大的风险是,龙卫营的五千火枪兵,究竟能不能扛得住。

        毕竟最后西夏所有的兵力一定会集中到这五千火枪兵身上,如果扛不住,那么前面赵孝骞讲的一切都无效,甚至宋军有被西夏军全歼的风险。

        赵孝骞倒是不焦虑,谁说我一定要硬扛?敌人如果太多,打不过我就跑呗。

        当年的霍去病是怎么干的?八百轻骑将匈奴的后方搅了个天翻地覆,我特么五千人马还带着超越现代兵器的火枪,这都扛不住,我不白来了吗。

        事关重大,正堂内众人陷入沉默。

        章楶阖目沉思,细细地推敲赵孝骞刚才的建议,每个细节都在他脑海中过了几遍。

        良久,章楶睁开眼,缓缓道:“郡侯之计,可行!”

        众将纷纷将目光投向二人。

        章楶却朝赵孝骞赞许地一笑:“老夫与汴京同僚常有通信,据闻汴京城中出了一位宗亲少年,甚得官家器重,老夫本以为言过其实,没想到今日郡侯却教老夫开了眼。”

        “不愧是少年英雄,能被官家如此器重,果真是有些斤两的,此战过后,老夫愿与郡侯平辈论交,战后庆功,当浮一大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