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时间线反演造成三名联盟成员掉出宇宙后,其“跨宇宙性”就得到了验证。

        而后在对于赤魔法的发现,则验证了其万用性,或者是某种增强效用的“催化性”。

        还有,在对阿笠博士和毛利兰的“破设”过程的研究中,以及最为关键的,对于黑羽快斗和小泉红子的决裂过程的研究中。

        研究所又发现了其新的干涉性。

        甚至这个所谓的“可能干涉性”,就开始带有一定的唯心性质了——

        甚至CYZ效应研究所都不确定该叫做“意识干涉性”,还是所谓的“可能(剧情)干涉性”。

        面对CYZ效应研究所的研究员,当时,阿笠博士就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他也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

        “如果让我打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的话。”

        “就好比我发明失败这件事,其实这很正常,你想想,哪个发明家没有经历过成百上千次失败呢?”

        “但是就好像总是有人在脑海里提醒你,告诉你其中一次失败很异常一样,就是……就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