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距离东京路途遥远,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他们乘船骑马又乘船,不急不忙的赶路,用了近半个月才来到钱塘县,且大部分时间都在江河上飘着。
钱塘江还是那条钱塘江,悠悠江水历经千载也变化不大,但两岸的景致却与赵衻记忆中的截然不同。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无堑无涯。世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听着赵衻悠悠吟诵诗词,双喜当即拍马屁道:“公子,好诗,好诗啊。”
“这是一首词。”赵衻翻了个白眼:“还有,哪里好?”
双喜先是一愣,紧接着便回道:“小人不懂诗词,但听起来就是一首好词,在小人看来,公子这词不输柳九郎,甚至犹在他之上。”
柳九郎,其实就是正史上的柳永,在东京城的名声很大,上到八九十岁耄耋老人,下到三岁孩童都知道他的大名。
刘晟看了眼双喜,说道:“柳九郎不过一介浪荡子,岂能与我们公子相提并论。”
“对对对,柳九郎还不配与公子相提并论。”
赵衻一脸无语:“没事多读书,这首词名为《望海潮·东南形胜》,本就是柳九郎所作,而且是十五年前所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