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朝臣们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官家经常骂韩王,可对韩王的宠信却越来越浓,几乎容不得别人说半句不是。

        简单来说,他骂就行,别人……别说骂,就是说都不能说。

        不仅不能说,还让朝臣维护好赵衻的名声。

        以至于赵衻虽然经常混迹于教坊司,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就是当朝霍去病的韩王殿下,只知道他是出手大方、人傻钱多的赵衙内。

        嗯,比东京十二家行会总把头的池蟠还要人傻钱多,也比池衙内更风流。

        毕竟人家池衙内只追捧张好好,而赵衙内却是追捧教坊司和各大青楼的姑娘。

        有好事者专门统计,仅仅一年时间,这位赵衙内便给上百位姑娘赎了身。

        这些姑娘的身价不等,再加上日常在教坊司和青楼中的花销,起码有百万贯之巨。

        这个统计也让坊间出现了一个疑惑,那就是赵衙内为何不给名动东京的张好好赎身呢?

        有人猜测是赵衙内初到东京,惹不起地头蛇的池衙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